陕西省养生协会《生命智慧讲坛》第二期开讲,于新智解码 “生命导航·自主健康”
2025年8月30日,由陕西省养生协会主办、彬姐商学记、广健堂承办的《生命智慧讲坛》第二期如期而至,以《生命导航·自主健康》为核心主题,为大家带来一场聚焦生命与健康的深度认知盛宴。本次讲坛由陕西省养生协会副秘书长张彬主持,《易医流派》传承人、生命健康倡导者、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新智担任主讲嘉宾,围绕“观生命,才有生命观,观健康,才有健康观”的核心逻辑,带领现场观众探索生命与健康的内在关联。
活动伊始,主持人张彬以简洁有力的开场,点明本次讲坛的核心价值——帮助大众建立科学的健康认知,掌握自主健康的方法。随后,于新智常务副会长登台开讲,开篇便抛出“你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,你获得不到认知以外的健康”“健康水平是由认知水平决定的”两大观点,瞬间引发全场共鸣,为后续分享奠定“认知先行”的基调。
在解读“什么是健康”时,于新智老师援引世界卫生组织定义,明确健康是“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、社会适应良好、道德健康”的综合体,打破了大众对“健康仅等于不生病”的片面认知。他进一步强调“健康靠认知,健康靠自己”,指出自主健康的关键在于提升对生命规律的认知,而非仅仅依赖外部干预。
围绕“健康的基础”,于新智结合传统易学与中医理论,深入浅出地解读乾卦、坤卦蕴含的生命哲学,解读“不忘作劳”“形与神俱”的日常养生原则,让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实现融合。在阐述“生命健康状态”时,他以脏腑运行规律为核心,描绘出“生命三循环”的动态平衡体系,让复杂的生理机制变得通俗易懂。
谈及“生命认知”,于新智老师引用“五蕴山头一段空,同门出入不相逢,无量劫来赁屋住,到头不识主人翁”的偈语,引导大家反思对自身生命的认知局限;在“生命健康”的维度上,他提出“物质、信息、能量”三位一体的观点,指出人体存在三道防火墙——第三道为物质、身体层面,而真正的健康管理需跳出物质层面,关注第二层面的“信息”与第一层面的“能量”,并秉持“不迎不拒”的心态,以“正、中、善、爱”指导日常生活。他特别提到“业力大于能力,愿力可以调和业力和能力”,启发大家以积极愿力推动健康生活。
现场,于新智老师还分享了一组“生命密码”;同时提醒大家关注呼吸频率,建议通过调节呼吸温补肾阳。在“健康自我评估”环节,他以“虚、寒、堵”三大常见问题为切入点,结合《易经》中的泰卦、否卦,教大家通过身体状态判断健康趋势。
针对“生命全周期健康解决方案”,于新智老师从“气象、处方、内环境、外环境”四大维度给出建议,依据气象开处方,从改变外环境进而影响内环境;在“获得健康的路径”上,他系统阐述“三调五法”:“三调”即调身、调心、调神,“五法”涵盖性情(人际关系)、食饮(膳食管理)、阴阳(环境适配)、功法(运动习惯)、调法(科学调治)。他强调“境随心转,明心见性是谓功,行善存心是谓德”,指出“功夫是时间,不是武术,适合自己的运动,长期坚持就是功法”,并倡导“中医生活化、生活中医化”的健康理念,让养生融入日常。
课程尾声,于新智老师以“幸福生活:五行化五毒——怨、恨、恼、怒、烦”作结尾。如果在心性里面有“怨、恨、恼、怒、烦”负面的情绪,就会导致身体疾病的一个最底层的原因,学会用“五常”:“信、礼、义、仁、智”化五毒。引导大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智慧化解负面情绪,为本次讲坛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








互动环节交流心得,有人感慨“自己感悟不如明师开悟”;“原来健康不是‘治出来’的,是‘认知到位、养出来’的”,要把“功夫生活化、生活功夫化”,话语间满是对这场知识盛宴的认可。
作为陕西省养生协会深耕健康科普的重要载体,《生命智慧讲坛》第二期的落幕,不仅让“观生命方有生命观,观健康方有健康观”的理念扎根人心,更以传统易医智慧结合现代生活需求,为大众打开了“自主健康”的实践窗口。未来,协会将持续以讲坛形式,推动“中医生活化”“功夫日常化”,让更多人在认知提升中掌握生命导航的方法,逐步构建起个人、家庭乃至社会的健康生态,让“自主健康”从理念真正照进日常生活。